我是七年,一个把Adobe全家桶当俄罗斯方块通关的视觉钉子户,虽然江湖人称「PS人形外挂」,但在Illustrator领域,我拆解矢量图形的熟练程度堪比外科医生解剖青蛙——今天不聊图层混合模式,带你们解锁AI上色工具的隐藏玩法,专治各种扁平画面阳痿症!(文末有独家素材包,盗图必究)
▍切面风格的精髓就是暴力美学
当甲方爸爸甩来「要扁平化但要有层次感」的变态需求时,切面插画就是你的免死金牌,这种把物体像切火腿一样暴力解剖的手法,核心秘诀就两点:几何切割的节奏感+颜色分层的空间感。
举个实战案例:上次给某运动品牌画滑板插画,用实时上色工具30秒搞定锯齿状光影,按住Alt键在色板拖拽颜色直接泼墨式上色,比传统填色效率提升200%——重点是不用担心颜色溢出,AI自动把色块锁死在切割线里,这对强迫症简直就是福音!
▍形状生成器才是真·切割神器
别傻乎乎用路径查找器玩布尔运算了,试试这个隐藏大招:全选所有基础图形后,长按Shift+M激活形状生成器,鼠标随便在重叠区域划拉,就像用光剑切割金属板,划到哪里就生成新形状,更绝的是拖动颜色直接往切割区域砸,实时看到配色效果。
上周做机械齿轮插画,用这招5分钟切出37个不规则切面,配合对象→路径→偏移路径功能,还能批量生成切割线的描边效果,做出那种科幻感爆棚的发光边缘——记住偏移数值要控制在0.3-0.8mm之间,超过1mm就变儿童简笔画了。
▍渐变网格搞立体感都是弟弟
看到教程里吹爆渐变网格的可以直接划走,那玩意儿操作难度堪比用Excel做3D建模,真正的聪明人都用「重新着色图稿」功能:选中任意色块组,ctrl+shift+F11调出颜色参考面板,开启协调规则里的「色相轮盘」,一键生成20套切割面配色方案。
上个月做酸性风格海报,用这个功能把主色卡在蓝紫色系,瞬间生成从霓虹电光紫到深海暗涌蓝的12阶渐变,配合不透明度蒙版在切割面边缘做空气感虚化,整套操作行云流水,甲方看完当场续约三年。
▍偷懒必备的智能笔刷库
别告诉我你还在手动画切割线!我在AI里养了套私藏笔刷:锯齿刀锋笔刷、玻璃破碎笔刷、金属刮痕笔刷,特别是那个「随机几何切割」笔刷,按住Shift键横拉鼠标,自动生成不重复的折线图形,连网红插画师都在偷偷用。
重点来了:所有切割笔刷都要配合「轮廓化描边」使用,画完线稿直接对象→扩展外观,把描边转成可编辑形状,这样才能用实时上色工具分区上色,记住扩展时勾选「填充与描边」选项,否则后续改色会出人命。
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:切面插画配色怎么避免像儿童积木?我的祖传秘方是「三色叠影法」:主色占60%切割面,辅助色占30%,剩下10%用对比色制造视觉爆点,比如主色用雾霾蓝,辅助色选水泥灰,10%区域突然砸进荧光橙——这种配色策略让画面既有整体性又有记忆点。
最后丢个王炸技巧:做完切面插画别急着导出,全选元素后执行效果→变形→膨胀,数值调到3%-5%,瞬间让死板的几何图形产生微妙的立体膨胀感,这个操作相当于给画面注射玻尿酸,立马从二维平面变身2.5D视觉。
原创声明:本文来自「七年设计急诊室」(www.7years.design),转载必须标注原文链接,禁止魔改抄袭,下期揭秘《AI 3D效果炸场指南:不用C4D也能做出超现实主义建模》,准备好颠覆你的矢量认知!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