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3Ds Max材质实战:5步让虚拟纸张「活」起来的质感秘籍》
(以下为口语化正文,共1218字)
大家好我是七年,一个在CG行业摸爬滚打了7年的建模老炮,从最开始连UV拆分都会手抖的新人,到如今主攻写实材质方向,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着平平无奇的模型在材质加持下「活」过来,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,就是最容易被忽略却至关重要的——如何用3Ds Max把一张纸做出以假乱真的质感。
第一步:先打破你对纸张的刻板印象
很多人都觉得纸材质简单,不就是调个纯白色?大错特错!拿张A4纸对着灯光仔细看:边缘透着半透明的毛边,褶皱处有细微的光泽变化,甚至能看到纸浆纤维的走向,这些才是让材质真实的关键。
在材质编辑器里新建Standard材质,先把漫反射颜色调成#F5F3EE这种带灰度的米白,绝对不要用纯白!接着在反射通道加个Falloff贴图,衰减类型选Fresnel,数值调到1.3-1.5之间,你会发现纸张边缘开始出现自然的光晕效果。
第二步:纤维纹理要「藏」不要「显」
直接在凹凸通道贴张纤维纹理是最常见的翻车操作,正确做法是:混合两张噪波贴图,第一层用cellular贴图模拟纸浆颗粒,尺寸给到0.5mm;第二层用烟雾贴图做随机斑点,尺寸放大到3mm,重点来了——把混合模式改成Multiply,强度控制在15%左右,这样就能得到若有若无的肌理感。
进阶技巧:在视口显示里打开纹理平铺,用UVW Map把贴图旋转15度,真实造纸的纤维本来就是不规则排列的,这点角度偏差会让材质立刻摆脱「贴图感」。
第三步:半透明效果的黄金参数
想要还原纸张透光的特性,千万别开半透明通道!正确方法是:
1、折射通道添加Gradient Ramp贴图
2、渐变条设置:左端纯黑(0%透光),中间深灰(15%透光),右端中灰(30%透光)
3、把贴图关联到不透明度通道,混合量调至40%
这样处理后的纸张,在逆光时会呈现自然的半透明效果,又不会像塑料片那样死透。
第四步:细节杀手锏——微型破损
真实纸张永远不可能完美无缺,在凹凸通道新建Composite贴图,底层放之前做好的纤维纹理,上层叠加两张划痕贴图:
- 第一张用线性笔刷绘制边缘毛刺,混合模式选Subtract
- 第二张用泼溅贴图模拟墨水渗透痕迹,记得把对比度拉高到200%
关键技巧:给划痕层添加Vertex Color通道,用笔刷在模型局部绘制蒙版,这样破损只会出现在纸张四角和折痕处,完全符合真实物理规律。
第五步:动态属性让质感更生动
最后这招99%的人都不知道:在反射光泽度通道加载Noise贴图,尺寸设为1mm,相位值关联时间轴做0-1的循环动画,配合V-Ray的细分采样调到24,渲染时会得到随时间轻微波动的光泽变化,完美模拟真实纸张在不同湿度下的反光状态。
测试小技巧:关掉环境光,单独打一盏聚光灯缓缓移动,观察高光区域是否呈现棉花状的柔滑过渡,如果出现生硬的光斑,说明反射粗糙度需要从0.35调整到0.28左右。
最近给故宫做的古籍修复项目里,我就是用这套方法还原了乾隆年间的宣纸,当甲方拿着渲染图和实物照片反复对比时,那句「这确定不是实拍?」就是我最好的奖赏。
材质制作不是参数的堆砌,而是对物质世界的深度观察,下次喝咖啡时,不妨把糖纸揉皱再展开,用手机微距拍下褶皱的明暗变化——这些真实的物理痕迹,才是打开材质奥秘的万能钥匙。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