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自己做的雪总像塑料泡沫?今天咱们就来解决这个痛点!用3ds MAX打造真实积雪效果其实并不难,记住这几个关键参数和技巧,20分钟就能让你的雪景"活"过来,先看对比图——左边是默认材质,右边是调整后的效果(此处应有脑补对比图),差距是不是超明显?废话不多说,直接上干货!
▶ 第一步 基础材质搭建(耗时5分钟)
打开材质编辑器新建Arnold标准材质(别的渲染器也通用),重点调整这三个参数:
1、反射(Reflection)拉到0.35-0.45之间,记住要勾选"GGX"各向异性
2、光泽度(Roughness)给0.6-0.8,这是模拟雪颗粒感的关键
3、漫反射颜色千万别用纯白!试试#F0F4F7带点浅蓝更真实
这时候渲染会发现雪面太平滑?别急!给Bump通道加个细胞贴图(Cellular),参数这样调:
- Cell Color用深灰色#333333
- Division Size改到0.3-0.5
- Spread降到0.85
立马出现自然的凹凸质感,注意强度值别超过0.15,否则就成月球表面了
▶ 第二步 深度细节刻画(耗时8分钟)
想让积雪有松软的感觉?这个组合拳一定要打:
1、在置换通道(Displacement)加载躁波贴图(Noise)
- 类型选Turbulence
- 尺寸调成50-80cm(根据场景比例)
- 阈值Threshold给0.65让凹凸更随机
2、复制一份躁波贴到漫反射通道
- 混合模式选Multiply
- 不透明度降到30%
这样做出的雪地会有自然的光影变化,特别是背光处的蓝灰色渐变特别重要!
▶ 第三步 魔法时刻——环境光配合(关键!)
很多新手忽略的重点来了!雪的反光特性需要特殊光照:
1、创建穹顶灯加载冬季HDRI贴图
- 曝光值+1.5
- 旋转角度让主光源从侧面来
2、补个平行光模拟天光
- 色温调到7500K偏冷
- 阴影类型用光线追踪
这时候渲染你会发现雪面开始有晶莹剔透的质感了,但还不够真实?我们还有必杀技
▶ 终极秘诀 表面瑕疵处理
1、给材质添加混合层(Blend)
2、在第二层用带脚印的遮罩贴图
- 遮罩边缘羽化调至30%
- 底层材质稍微调暗并增加粗糙度
这样做出来的雪地既有新雪的洁白,又有踩踏过的痕迹,真实度直接翻倍!
避坑指南:
× 不要直接用白色!会像石灰墙
× 置换强度别超过5cm 会穿模
× 忘记开次表面散射(SSS)雪就没通透感
推荐用Arnold的subsurface参数:
- Radius RGB调(2.0,1.5,1.0)
- Amount给0.3
最后渲染设置小技巧:
采样值(Samples)至少给6/6
打开自适应采样(Adaptive Sampling)
渲染时间节省30%还能保留细节
现在按F10渲染试试?你的雪地应该既有蓬松的质感,又带着冬日特有的冷冽反光,如果想让效果更炸裂,可以在后期加个景深效果,用Z-depth通道做虚化,再叠点粒子做飘雪——完美!
记住参数不是死的,不同场景要灵活调整,比如做山顶积雪要把光泽度调低到0.7以上,做刚落的雪则要减少置换强度,多观察真实积雪照片,注意背光面的颜色变化和积雪边缘的透光感。
练习作业:尝试用这套方法做带车辙印的雪地,关键是在置换通道混合两种不同的噪波贴图,做出来的同学欢迎在评论区交作业~ 下期预告:《积雪屋檐的冰柱怎么做?3ds MAX流体模拟进阶教程》
评论(0)